在第27届,也是最后一届盛和塾世界大会上,稻盛和夫先生在大会上做了满怀深情地演讲。在尊胜学院十月份的领袖研习会上,孙子明老师对稻盛和夫的告别演讲做了全方位的解读。在孙老师的解读中,最精彩的莫过于“五个关键词”和“守、破、离”。今天,为大家带来精彩解读“五个关键词”和“守、破、离”。
稻盛和夫先生在最后一届世界大会上发言
五个关键词
五个关键词·尊敬
你们永远都不知道你们在员工眼里的形象如何,也许他们私下里骂你的都有。因为我们的行为、人格还不足以让人尊敬,所以我们要反省我们今天的行为有没有感动我们的员工。
尊敬不是要来的,而是依靠我们的人格、修为和行为感动他们。我们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我们能感动谁,只有先感动自己的才能感动身边的人。
领袖研习会上樊师兄分享发言
“知识”是知道很多了,看你能不能做到。所以率先垂范太重要了,才有自信,才会赢得尊敬,富而不贵,贵是人格,那是人的尊敬,拿钱买不来的。
五个关键词·自信
我们是真的还是假的,不用隐藏,每个人都有佛一样的智慧,如果我们知行不合一,员工是能看一眼看穿的。所以老板必须是公司最努力拼命的那个人。那样我们才有“自信”!如果相信哲学,而且是最努力的人,心底无私才不会担心当面严厉指责自己的员工会引起怨怼。这个自信来自于内心真的希望对他好。有时候我们明知道员工做错了,但顾忌员工目前的现有价值,不方便直说,当我们面对这样问题的时候,我们有没有这份自信?
一期学员第五次领袖研习会现场
了凡的故事中讲述到一位退休的丞相,被人骂,他当时一时宅心仁厚宽恕了对方却导致误了他。所以只要我们是真心为员工好的,我们就要指出来。
五个关键词·真诚
“真诚”,要用真诚的态度和我们的员工沟通交流,为什么“真诚”很重要。一诚胜百术,一颗真诚的心叫做仁者无敌。你要是摆架子,没有尊敬对方,对方怎么会尊敬你,这是我们要反省的。
五个关键词·谦卑
那些傲慢的人都是装出来的。他不可能有真正的实力,而真正有实力的人从来不装,他们都很谦虚,了凡最后讲“谦德之效”,大海之所以浩瀚,是因为大海处在最低的位置“百川归海终成王”。
五个关键词·感谢
永远感谢,不是说我们老板给了员工机会,而是我们每一位的同事成就了我们。稻盛这位受全世界尊敬的人,他的告别演讲都要感谢所有塾生,感谢我们的塾生成就了稻盛的一生。
领袖研习会上余师兄分享发言
稻盛先生是受全世界尊敬的人,他的告别演讲中感谢大家成就了他的一生。有真诚就会谦卑,有谦卑就会感谢,在日本松下政经塾,讲述了领导力需具备:谦虚和感谢的品质,总而言之,你拥有这五个品德你就具备了领导力!
守、破、离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道德经》
孙老师讲解“守、破、离”
1【守】——“守”是坚信的过程
什么叫做“守”,“守”就是接受,而且要百分百相信接受,先接受原汁原味。破是消化的过程,一个接受,一个消化,最后就会超越创新,自成一派。这是一个修学的次第。
大家没有自己去真正实践,还没有自己体验的时候,就原原本本的照搬就好了,这就是守—接受。为什么我们尊胜学院的心法是:简单、相信、听话、照做。就是让大家做好第一步,没有第一步,后面这两步就没有。大家先原原本本的把这些东西学习,鹦鹉学舌也行,原原本本地讲出来,好好地践行,就会有领悟。最后也有你自己的思想,这需要一个过程。
领袖研习会刘师兄分享发言
你接受了多少,你得到的能量加持就有多少。无论你是学传统文化还是学道学佛,修学的质量取决于你对孔子、老子、佛陀有多大信心,你对他们的信心有多大,你得到的智慧能量加持就有多大。如果你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你就会得到百分之百的加持,如果你只有百分之五十的信心,你只能得到他百分之五十的加持,如果你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古人看,普通历史知识看,什么加持都得不到。这个守的概念就是没有任何的杂念,不需要任何的怀疑。
我们现在进入守的状态,就像母鸡孵蛋一样,不要急着去想破和离,时间到了,新的生命自然就会破壳而出。基本上你进入离的状态,不是圣贤,就是大师了。“守”字上面下功夫,最重要的还是这个字,希望大家能在信心上面不断地增强,不断地增加我们的纯度,坚定我们的信心,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
稻盛先生在世界大会上的演讲内容
2【破】——“破”是消化吸收的过程
什么叫做“破”,就是不破不立。经过百分之百相信并践行哲学的人,你才有资格原有的基础上去发挥创新,那是一个破的过程。当进入第二年你们就会有自己的解读,这就是“破”,破是消化吸收的意思。
领袖研习会纪师兄分享发言
3【离】——“离”是超越的过程
什么叫做“离”,就是超越的意思。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我们一定是在守上下功夫。日本的文化里面有个词叫做“愚直”!就是简单相信,“直”就是当下承当,真诚,没有一丝的杂念去怀疑这个当下,一路做下去。愚直的,执着的坚定的,不打折扣的坚守下去。
我们第一个字“守”都没有做好自然就没有下面的了。更别提进入“破、离”的境界了。第三年是“离”,是超越的意思,遇见更好的自己。
领袖研习会企业参观进行中
我们学稻盛和了凡不是为了模仿他们,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是要经过3年的“守破离”才会有自己的哲学。不是“稻盛先生说”、“松下新之助说”,而是“我说”,这是需要时间的。要实践这三个字要三年、五年甚至一辈子,见习最好的企业都要5年以上,在日本还有学习稻盛30年的学生。
了凡用了18年转变过来,人生就是场修行,怎么会有毕业呢!就像心要勤勤拂拭,稻盛也说是自己没有见习好,只有圣人才算得上完美。
上等根器的人,听了马上干。我们每一次共修讲这么多,你明了一句话回去真干就行了。比如说,要每天反省,曾子仅凭“一日三省”的功夫就成就了。所以“守破离”就是这个意思,我们的守没有做到位,就不会进入到破的境界。
孙老师讲解“守”的重要性
一般很多人连守的境界都进不去,因为他只相信自己,他不相信任何人。这种根器的人连守的境界都进不了,就是所谓的朽木不可雕也。这种人往往是极度聪明,很多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这在佛门叫所知障。知道的越多,越不容易简单相信。所以守是很难的,让我们这些成人,尤其做企业的各位老板,变成简单的人有多难。
稻盛哲学的精髓简单到让人难以置信!就是因果而已!因为深信因果,所以稻盛终其一生的努力笃定的走了一条断恶修善的利他之路!所以,我们要深信因果。
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
坚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若利他行善福报还未到,要明白“善不积不足以成名”的道理,是我自己善积的不够,更加要勇猛精进的去利他行善,积累福德,持续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这些也就是《了凡四训》的中心思想!因为有因果法则,所以命运可以改变。如果命运一成不变,因果就说不通了。当下一念就是因,付之行动就是果!持续累积就是命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