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 2565周年国际
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
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
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推进人类各
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
好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这次会议以“儒学: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主题,体
现了关注世界前途、人类命运的人文情怀,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题目。
习近平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需要多管齐下、多方共济,其中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从思想上确立和平发展的理念。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爱好
和平的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
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中国需要和平、爱好和平,也愿意尽最大努力维护世界和
平,真诚帮助仍然遭受战争和贫困煎熬的人们。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大家一起把和平发展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
政策和行动之中。
习近平指出,今年是孔子诞辰2565周年。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
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
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
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人类文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
特别是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古代世界完全不能想象的。同时,当代人类也面临着许多
突出的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不仅需要运用人类今天发现和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而且需要运用人类历史上积累和储存的智慧和力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
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
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对传统文化
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
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希望中国和各国学者相互交流、相互切磋,把这个课题
研究好,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
习近平指出,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
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该注重坚持以下原则。一是要维护世界文
明多样性。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
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生机盎然。二
是要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
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
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
到承认和尊重。三是要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应该
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使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中的
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
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优秀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四是要科学对待文化传统。要坚
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
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努
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
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
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
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
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
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习近平指出,在21世纪的今天,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依
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础 。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
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
的未来。
讲话摘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
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
提供有益启发。”“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也要承认和尊重别国别民族的思想文化。
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国
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进行文明相互学习借鉴,要坚持从本国本民族实际出发,坚持取长补短、择善而从,
讲求兼收并蓄,但兼收并蓄不是囫囵吞枣、莫衷一是,而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
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
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
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中国人民正在为实
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就出
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
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
尊胜学院 学院部
明 量:15768168652
尊胜精进院
明 一:13802745929
地点: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福和官塘村老屋路1号之七 尊胜精进院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