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航从破产到重生到世界第一,稻盛和夫是这样做到的!!
拯救日航是稻盛和夫老先生的最后一战,此战轰动全球、震撼世界!
他是如何做到让日航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就起死回生的?
为什么日航重生的两大法宝是稻盛哲学和阿米巴模式?
他所独创的“阿米巴”部门独立核算制度到底是什么?
他的经营哲学对当下中国企业家有何启示与推动作用?
由【行愿大千】顾问公司主办,尊勝州文化、莱克斯顿、珠光集团、霭德集团
等协办赞助!
此次活动特别邀请企业文化落地顾问 孙子明老师、中国男装著名品牌莱克斯顿
创办人 温汉清董事长
与大家分享、解密“日航重生”这个曾经轰动全球的经典企业管理案例!
且听子明老师静静道来......
稻盛老先生对“日航重建”的三条大义:
1、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2、为了确保日本航空留任31000名员工的饭碗;
3、为了确保乘客,即国民的利益。
彻底对日航领导人意识改革
从2010年6月开始,召集了日航52名核心经营干部,每周四次(工作日三次,
加周六一次),时间是2010年6月1日-7月7日,共计17次课程。实施了领导人教
育,彻底改变领导层意识。稻盛和夫亲自讲课5次,从领导人应该具备的姿态开始…
讲座结束,要分组讨论,第二天提交学习报告。日航掀起了“稻盛哲学热”,自上
而下层层落地…领导人教育成为了日航重组的强大原动力!
员工第一: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幸福
一般认为,企业是股东的,企业经营就是谋取股东利益最大化。但是稻盛认为,
只有让全体员工认识到工作的价值,抱着自豪感、
生气勃勃地投入工作,才是经营的根本。只有这样企业的业绩才能提升,作为
结果就能对股东做出贡献。
在确立“企业理念”的同时,作为日本航空集团整个公司共同的价值观,日
航还制定了“日航哲学”。为了制定“日航哲学”
由各部门推选出经营干部十几人,开会讨论将近20次。听说时间不够,他们
还利用休息日进行反复彻底的讨论。
另外,为了确认这些干部讨论的结果,还向以现场工作人员为主的130人征
询了意见。通过这样的过程
由日本航空的干部员工们共同归纳出“日航哲学”共40条,作为全体员工都
应该具备的思维方式、判断基准。
企业为什么需要哲学?哲学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吗?
PFM石材国际贸易的陈艳丽总裁现场分享了发生在自己公司的一个商业案例;
2015年,一个塔吉克斯坦的100多万美金的生意难题困扰了陈总几个月,当她实在
无法解决的时候,找到了子明老师请教;和老师一杯茶的功夫,困扰她几个月的难
题就迎刃而解!后来结果合作三方都皆大欢喜!
因为当时处理的圆满及时,陈总赢得了顾客的高度信任,后面持续不断的深入
合作,为PFM公司源源不断的贡献着价值!
作为人,何为正确?如何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领导人如何承担责任?如何以
舍得之心换来比金子还值钱的信任.....
就如温总所说:哲学就等于业绩!一家企业如果没有哲学一定关门!
将哲学数字化…
哲学导入14个月后,日航正式导入阿米巴经营;从2010年2月,稻盛和夫正式
出任日航董事长,到2011年3月底,新生的日本航空第一个年度的业绩是:销售额
13622亿日元,销售利润1884亿日元,取得了自公司创办以来最高的业绩。可见哲
学的威力!
第一个、确立与市场直接挂钩的分部门核算制度;
第二个、培养具有经营者意识的人才;
第三个、实现全员参与的经营
2012年9月19日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第一,是我零工资、近80高龄的奉献,给了全体员工很大的精神鼓励。
第二,保护31000名员工能够继续留在公司里工作。
第三,我担任董事长后,把员工的幸福放在第一位,大家团结一心,经营者与员工
的心灵产生共鸣,企业才能走出困境,才能获得健康发展。
第四,在日本航空公司,我用我的经营哲学和人生观,对企业进行了改革,尤其是
对官僚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让员工和我一起拥有共同的价值观,拥有共同的经营理
念,做到“物心两面”一致,日本航空公司新的企业理念也因此形成。
第五,我担任董事长后,最为吃惊的是,公司的各项统计数据不仅不全,而且统计
时间很长很慢,往往需要3个月之后才能搞全数据,以至于经营者无法迅速掌握公司的
运营情况。所以,在对企业内部进行改革时,我特别关注统计工作、引入并创建了航空
业的阿米巴经营。
许多人认为,企业的经营,最重要的是确立经营的战略,但是稻盛和夫认为,最重
要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公司风气和员工的意识。
日本航空公司之所以能够走出困境重新上市,是因为在短短的2年7个月的时间里,
公司风气改变了,员工的意识改变了
员工发自内心地与公司同心同德同努力。所以,我要感谢我们的员工,是他(她)
们辛勤的努力,才拯救了自己的公司。
这才是日本航空公司获得重生的最大秘密!!!
不论你多么富有,多么有权势,当生命结束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留在世界上,
唯有灵魂跟着你走下一段旅程。
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
为高尚!
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思考和规划:我为何而来,我为何要从事
这样的一份事业?我到底想要得到什么?
假如有一天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能带走什么?我想留下什么…任何一
个企业家,如果在创业之初, 不断的保有这样一个警觉的思考,那么就不会在各
种繁杂的事物、各种诱惑刺激中迷失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