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0日-14日,尊胜学院八期第四阶段闭关课堂正式开启,从刚开始的懵懵懂懂,无所适从,到现在坚定走上心性修炼之路,师兄们用哲学指导经营和决策,真修实干,朝着“高收益幸福企业”的目标不断努力,用实践印证修学成果。
开营仪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394天的精进修学,师兄们在心性修炼上又有了更深的体会与收获。
对生命、时间的思考,对习气的思考(懈怠,不精进),读书懈怠了,琐碎地读,没有一气呵成;对立命改命的思考;接受生命中的缺憾,勇敢前行。
经营者一定要有坚强的意志,永远都要保持客观的心态,不要有感性的烦恼,扎扎实实践行才是硬道理。
企业在断恶修善的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不亚于重新创业,甚至更加艰难,尤其是在面对以善恶还是以利益得失做决策的时候。但是有哲学加持,能够持续秉持“在因上下功夫,以善恶做判断,以利他为出发点”让我不再像之前一样有很多自我消耗,更加笃定和幸福。
修行不易,有时往前进,有时也会往后退,接受这样子的反复,不苛求自己,不矛盾,不完美不要紧,贵在持续精进。
潘爱琴(明行)班长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为八期师兄们赋能。她热情洋溢地说到,我们一起来到这个道场,我们学习的目标不就是为了创造高收益的企业,以及打造我们的幸福企业。所以我想,如果奔着这两个很清晰的目标“高收益和幸福”,那么就是员工或者我们经营者自己民心所向的,我们就坚持去做就好了。
站上来汇报的经营者每个人身上都担负着这样一个很重的责任,就是得把企业经营好。不管在之前的阶段我们践行得好不好,那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所以回到这里我们就把自己的心沉淀下来,再带着这个能量回去。
孙老师对师兄们过去一年的修学进行了总结并对师兄们未来的哲学落地寄予厚望。他说到,我们有一句话叫做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哲学之路是一条永不毕业之路,心性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心性的提升,我们的业务、市场、企业也是一个持续的拓展过程,所以它们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因果关系。一年说起来很长,实际很短,所谓“深深海底行”需要大家夯实基础,笃定、持续、长期地在这个道场浸泡。
哲学不仅可以用在企业,也可以用在交际、生活等方面,所以大家一定要真干,要深深海底行,脚踏实地,将功课做到家。当然,也要高高山顶立,这个愿力要有,我们讲立命,立命就是要发愿,没有愿力没有行动。信愿行,有了信心才有行动。
清晨,师兄们一招招刚柔相济的金刚功,充满激情与活力的郎朗读书声,生动有趣的团队展示等,构成了一个个幸福而又温馨的画面。
第四阶段闭关课堂以“谦德”为核心展开主题课程,希望通过修学打造一个同心同德的企业命运共同体。
如何改变命运?你不立志不发愿你就没办法改变命运。我们没有愿力就一直在业力的漩涡里面。
为什么了凡先生把谦德篇放在最后?如果把了凡先生的立命学比喻成制作一个木桶的话,前面的立命篇是设计蓝图,改过篇是准备材料,积善篇是基本成型,那么最后的谦德篇就是安装桶底。如果学到最后,底没有收,我们的桶也没有办法盛水。对于企业来讲,谦德关乎于企业的传承与基业长青!
学立命学,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人生想通透,通过这一份事业我想获得什么。我们透过经营这份事业,提升自己的人格、心性,还要思考清楚希望赋予自己事业什么样的灵魂。你不是为了经营企业而经营,我们所有人都在经营自己的人生。希望大家一定要把自己的人生、事业想通透。不管做多大,初心不变、愿力不变、信心不变,收获幸福和圆满,那就非常圆满了。
为了让尊胜八期的师兄们能更好地编写哲学手册,有幸邀请到尊胜六期班委广州若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姚兰英(明兰)师兄,为我们带来“企业文化的构建与践行”的主题分享。
企业文化制定是一个手段,最终是实现企业的哲学共有,实现思想一致、方向一致,塑造我们企业的优秀品格,实现经营上的拓展与提升。我刚入外贸这一行的时候,很多企业都是学习阿里的文化,可是那是阿里文化。所以企业文化必须得自己做,做属于自己的文化而不是模仿别人的文化,别人的企业文化是没有驱动力的。
制作第一版哲学手册的时候,我们当初选了很多条目,并且大家都很用心,在想选这些对不对。然后就是落地了,企业文化落地像吃油柑一样,一开始又苦又涩,后来才能品尝到甘甜。
我们第一版哲学手册有27条,第二版只有8条,第二版是在有第一版的积累而成的。制作第二版哲学手册的时候,我们组建了一个更大的哲学小组,大家不仅读更多的书,而且把很有感受的书读出来,共创了我们的若驰8条。
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我们的战略和目标有什么不一样?你的定位是什么就应该秉承什么样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和我们的战略是不能分割的。我们向全员诠释企业文化,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考虑到我们的商业模式、业务、以及未来的战略。我们分享自己在升级的时候怎么做的,是希望大家不要走我的弯路,实现文化和业务一开始就是一张皮。
我们经常给别人写信,却很少考虑认真写封信给自己。当师兄们从幸福之树上取下一年前写给自己的信时,不由得热泪盈眶。看着手中的寄语,大家仿佛穿越时空与过去的自己对话,你好,感恩这一年一直在哲学里面浸泡,我们没有辜负当初的期许,终于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结营仪式上,师兄们准备了精彩的节目表演《听我说谢谢你》,优美的歌声旋律、一声声感激的话语汇成了世界上最动听的音符。至此,尊胜八期第四阶段闭关课堂在大家的依依不舍中圆满落下帷幕,感恩孙老师的谆谆教诲,感恩大家一起相互督促,精进修学。
立命组在本阶段闭关课堂中,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在班级中脱颖而出,获得小组最高累计分数,荣获“优秀小组奖”。
潘爱琴(明行)、陈晓曼、吕俊杰三位师兄,将学习和个人的工作、生活上与所学哲学相结合,从心出发,留意关爱他人,乐于分享,乐于助人。多次走到师兄们的身边,各抒己见,分享经验,利他善行,荣获“第三阶段积善奖”。
锋尚整个团队的凝聚力高,学习氛围浓厚。制度上断恶修善,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在修学的过程中,坚持“销售最大化,经费最小化,效率最高化”的原理原则经营事业,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完成修学目标,荣获“第三阶段精进团队”。
感恩班委的无私付出与奉献,让班级处处充满温暖。
精进人生,永不毕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愿八期的师兄们继续真修实干,收获幸福与圆满!
Q
对企业的立命,愿景,发大愿这里还是有点懵,碎片化的东西有,但很难提炼成有力量的能全员共识的大愿。
A: 愿力是什么,符合利他的才叫愿力,假如企业下一个10年还是为小家,就还是愿望,发愿符合于善的才叫愿力。京瓷的所有的决策要符合它的愿景,这也是京瓷存在的意义,这就叫企业的愿力,当然也可以是企业的立命。为什么60年过去了,京瓷一直没有亏损,它是为全体京瓷人服务的,因为愿力的利他性决定了它的持续性,如果愿力不利他,这60年将经历多少危机,甚至会让它破产。我们愿力如果和员工没有关系,他根本不会关心公司。要想明白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不是为自己。
A:利益是基础,所以没有哲学的企业,如果老板与员工之间只有利益关系,这就是利益共同体。比如,今天这家企业能盈利,大家都愿意跟着这个老板,明天公司亏损了,没有人愿意跟企业共担风险。
如果公司只讲钱,明天公司遇到困难怎么办?假如三个月发不了工资了,你愿不愿意支持他们,愿意支持企业?这是第一个。可能很多人一看工资都发不了直接跑了对不对?有可能。就是我们不能只追求在钱上面,我们作为人应该有更高的追求,而不是说钱不重要,物质很重要,只是说经营企业不能只追求钱,物质和精神都需要,但是如果一个人一辈子眼里只有钱,那就非常可怜。
那么,我们说的物质和精神双丰收是以物质为基础,但是我们作为人类要有更高的追求,提升到哲学方面就是精神层面,提升需要从利益共同体上升到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就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A:四个字“做好自己”就够了,不要去求别人理解你,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不会理解你,什么事都是一样,问心无愧就够了。比如,下班了有一件事情要做,别人都跑完了,我干还是不干?干就好了,这就是经营者思维。几点上班,几点下班,是不是双休,有什么福利,有没有五险一金,什么样的福利待遇,这是员工思维。
我之前说过,公司不是你的,但是时间是你的,青春是你的,你是在为了自己的事业奋斗。我们多做一点就多得,少做一点就少得了,你都不愿意做那就没得,老板又不是瞎子,你那么努力他会看不见吗?听懂了没有?你尽管努力干。多自在,干就完了,像老板一样努力,像老板一样拼命,最后你就成为了老板,这就是思维的不同。
转眼就到了我们进入尊胜修学的第四个阶段,不知不觉已接触和学习哲学390天了,再次进入这个能量场,感叹时间都去哪儿了?闭关第一天老师就带着问题让我们自我思考下,在这390个日子里我运用哲学做了哪些决策?老师再次苦口婆心的给我们温习了前三个阶段的哲学知识,对“内圣外王”整个哲学体系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梳理,真实感受到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领悟,老师常说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心性,这是个不停突破认知的过程。更让我对这句话“只有提升心性,才能拓展经营”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管是经营家庭还是企业。正所谓:当你的格局大了,事就变小了。感性的烦恼也就没有了。
通过孙老师闭关课程的全面梳理与系统讲解,让我对整个稻盛哲学的系统框架与背后的底层逻辑,有了全面的宏观认知与微观深入的理解,让想起了“盲人摸象的故事”,每个人的认知不同,站的角度不同,所感知到的事物不同,其见解也不同,从认知层面让我对身边的人和事,修得了一颗慈爱之心与包容之心。
同时对自己的见解与认知也有了一颗谦卑之心,自己的认知也同样受到角度、立场、认知的局限,因此要多听、多悟、多自省,便不会固执己见、自以为是。所谓“心上修,事上炼”,就是通过人生中的经历,不断的拉高自己的认知维度,反躬内省,日日知非、日日精进。
在这次闭关结营仪式上,很惊喜地收获了“积善奖”,何其有幸能拿到这个沉甸甸的奖,感恩“积善奖”给予的力量,这是一种加持,一种鞭策!感恩孙老师问道解惑,让我清晰地对人生理想和人生愿力,公司战略规划和事业愿力,有了清晰明确的认知。
此时的我非常清晰自己的人生意义和目的,也非常清晰事业的意义和目的,我将在接下来的100天践行中,带着一颗更纯粹的心,轻装上阵,积善行,思利他,真修实干,用心来践行落地我们的龙熙哲学手册,我非常期待这过程中的美好和收获。
感恩再次回到尊胜这个能量场,第三阶段闭关过了100多天,以前所学习的哲学知识有些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今天再次听老师复习,虽然老师讲的还是之前的哲学知识,但是同样的哲理,理解却更加深刻,我们大多数人都被命运的业力所束缚,终其一生,无法改变。改命必改心,改心必发愿,发愿要笃行,唯有愿力大于业力,才有可能改变命运的束缚。
就像《医道》电影中所说,不管你怎么挣扎,绝不可能停留的就是人生,所以我们要敬畏生命,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在现场直播,每一分钟都在倒数,我们要珍惜生命,以利他之心将生命付出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极度认真地过好每一天。